乡镇提速“党建+”引擎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范文:
 
近年来,我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着力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宜居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激活“党建+”引擎,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强”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按照“全域花椒、川坝蔬菜、半山林果、高山药材、生态养殖”的发展布局,重点培育“花椒、中药材、油橄榄、辣椒”四大特色种植业和“猪、鸡、蜂”三大生态养殖业。建成了为头等3个花椒、1个高楼山中药材产业示范片和新舍等5个油橄榄产业示范点,发展花椒4.6万亩、中药材2.1万亩、油橄榄5200亩。发展规模生态养殖合作社12家,年出栏猪2.2万头,鸡25万只,蜂0.2万箱。花椒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

 

兴建洋汤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企业投入、村集体入股、农民土地流转、财政奖补方式,形成了村集体、企业、群众共同投入共同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区、果蔬标准化种植区、集约化辣椒育苗区、立体园艺区、产品展示和科普培训区等五个功能区,共计150余亩。
 
鼓励返乡大学生、龙头企业创建益丰汇宝、任和公司非公企业党支部发展产业,以建华、杨家山等基地建设为依托,非公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用企业优势对接特色产业,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的方式与农户建立结对帮扶,实现企群优势互补、互促共赢的党建结对帮扶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用活中央三部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深化“三变”改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发展模式,实现17个村集体经济积累5万元以上,占比74%。积极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合作社,加强村党支部对农民合作社的领导,加大对12家种养殖合作社政策扶持,增强带动能力,结合洋汤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产业规模化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党建引领乡村建设“美”起来
 
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桥头镇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体现农村特点,反映原生态气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生态旅游、体验观光、田园采摘等元素,整体规划、系统布局,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坚持“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整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围绕“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的目标定位,凝心聚力打造张家坝“田园观光”、坪上“生态旅游”、宅子坪“绿色产业”美丽乡村示范村。落实党员“设岗定责”,推进“党员+巷道长”责任制,分区负责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保护、矛盾纠纷调处等,形成了权责明晰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党建为统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由1名正科级主要领导为组长、2名副科级领导为副组长的8个工作专班,坚持每天对镇区车辆乱停放、摊点乱设乱摆等现象进行整治。建立了“店主+住户+村社长+党员+公益岗+站所”六大员网格治理队伍,结合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卫生保洁等站所职能职责,定期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卫生整治。
 
围绕“五大革命”,按照“六个一样”标准,结合镇情实际制定了“一区(镇区)、两线(赵天线、国道线)、四片(河坝片、为头片、草坪片、北山片)、五流域(洋汤河流域、草坪河流域、燕儿沟河流域、大成家河流域、刘家沟河流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区域。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拆违治乱力度,在一些重要节点村以“伤筋动骨”促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围绕“生态廊道”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民工建勤,公益性岗位,结合主题“党日”集中开展“植绿造绿”活动,打造张家坝至宅子坪村“竹海长廊”5000米。

党建引领乡风民风“好”起来
 
大力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坚持开门说事,建设“民事直说室”,设置“村民说事亭”,结合固定说事日让大家面对面交流、议事。积极推介“民情民事码上说”小程序,创建“民事直说微信群”,全方位收集群众说事内容,并从解决“三留守人员”的所思所盼入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在外的群众更好地参与村内事,有效解决他们对留守亲人的担忧;让在家的留守人员更好地有地说事、有地议事。
 
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融合发展,推行“综治中心+网格联防”工作模式, 推动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实行领导包抓制度,建立“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片区-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镇村干部、农村党员,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到村组,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以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堵点”,办好群众“难事”,形成了整治问题在网格中掌握、整治措施在网格中落实、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的服务“连心网”,推广运用“四级六天”法化解信访事件21起(积案5起),调处矛盾纠纷156起、形成了信访矛盾在网格中化解的服务“连心网”。

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活”起来
 
坚持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合作模式,推动形成本土资源“聚能环”,聚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党委部署管人才,高度重视人才振兴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成立镇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坚持把培育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摆到农村发展优先位置去谋划、去推动,以乡情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持续引才、留才、育才、用才。是严格把关选人才,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引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把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退伍军人和返乡高校毕业生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通过严格考核、择优遴选,选拔一批学历水平高、干事意愿强、带领村民致富的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后备人才库中,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
 
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帮带乡村人才制度,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以种养殖产业为依托,邀请农技专家实地讲授种植、养殖等农业知识,加强技术指导,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人才的激励和扶持力度,为各类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人才,在符合党员发展原则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入党,对有管理才能、热心服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人才,优先推荐进支部班子。

党建引领文化氛围“浓”起来
 
积极推动党建引领文化振“心”,为乡村振兴铸魂凝神,让美丽乡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大力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突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思想疏导,充分发挥村两委、志愿者作用,加强与农民群众的情感交流,收集民意,做好情感抚慰和人文关怀。
 
大力开展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文明村社、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学榜样我行动”、好媳妇、好公婆等家庭文明典型评树活动以及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主题活动,以良好的家风支撑良好的村风民风。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团支部、妇联的作用,确立1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文艺活动培训,利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春节”等节日,开展文艺汇演、唱红歌等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积极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激发阅读兴趣,从传统的实体书屋到与时俱进的数字化阅读,帮助农民朋友实现了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转变,使得“阅读”逐渐成为农民朋友的一种生活习惯,大大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