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干部”援彝挂职工作故事

范文:
 
从未想过地处凉山州深处的金阳县,将会成为我两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而金阳县委组织部及广汉援彝指挥部也成为了我自2014年9月到广汉工作后的第7个单位,我很庆幸有这样的经历,让我能沉下心,回顾走来的这一路。援彝以来,我和战友们克服困难、披荆斩棘、争当表率,为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让我感触颇深。

过三关”融入金阳

从沃野千里到群峰壁立,要过环境关。交通不便。广汉距离金阳550公里,单边车程需要10-20小时,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是经常。即便只到西昌也是5小时山路,若要出县,往返即1天,故本地人也常说,来了不想走,走了不想来。天气多变。金阳县海拔460m-4076m,巨大的海拔差造成了“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复杂气候,一不注意就可能在35℃的天气穿着短袖去15℃的乡镇。状况较多。行车路途可能会遇到巨大落石、看到大面积塌方,也可能雪天里“车过不留痕”的下坡急转弯道是唯一的行进路线。某次出差返县,我途径云南巧家县某条狭窄山路,3个小时的行程,车顶断断续续的碎石子撞击声就没有停过。
从物资充足到简单平淡,要过生活关。基础条件改变。菜品类少于平原地区,物价成本高于广汉30%-50%。医疗水平不足,部分突发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工作节奏改变。金阳幅员面积1587平方公里,是广汉的2.95倍,工作中只要涉及下乡,往返时间需要3-8小时,晚上加班、周末上班成为常态。
从得心应手到人生地疏,要过心理关。远离亲人,是第一个坎。2021年9月,父亲肺结节恶化需做手术切除,我因为工作无法及时赶回,而术后活检结果为恶性肿瘤,但术后第三天父亲却坚持回家静养催我赶紧返岗不要耽误工作。2022年11月,妻子需要做手术,也是因为阶段性迎检和疫情影响,我无法返回照顾,她的一句“看到隔床患者都有家人陪伴,而你不在,虽然难过但依然理解”,更是让我愧疚不已。援彝干部基本都是八十年代青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标配,而大多数干部都遇过亲人患病,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助力的煎熬。远离工作单位,是第二个坎。两年时间,我们要远离原单位、工作圈和社交圈,对原有环境的生疏,对未来的担忧,也是客观存在的困扰。
援彝期间,广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到访金阳开展慰问,派员单位在待遇保障、节假日慰问、体检保险等方面考虑周全,无疑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也极大地提振了全体援彝干部士气,激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努力奉献。
 
不忘初心”奉献金阳
 
不忘初心,要以省内对口帮扶工作重点为核心,不负组织重托。作为援彝干部,我主要负责协助领队开展全面工作。一是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关于成立工作小组及职责分工的通知》《广汉市第三批对口帮扶金阳县前线指挥部制度汇编》等制度性文件,强化干部管理,凝聚团队合力。二是开展帮扶项目。牵头编制《广汉市对口金阳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1-2025)》《2021年度广汉市对口帮扶金阳县项目清单》《2022年广汉市对口帮扶金阳县乡村振兴年度工作计划》等文件,确保两年48个项目、1532万资金按照法定程序落地建成。优化调整全域结对方案,推动两地乡镇(街道)、重点职能部门、重点医院、重点学校127家单位不定期开展结对互访。三是完成迎检目标。围绕《省内对口帮扶重点工作任务》10项清单,团结援彝干部全面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际交叉考核、专项考核等一系列迎检工作。
不忘初心,要以公道正派帮带本地人才为重点,不负群众期望。作为传帮带干部,我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履职尽责做表率。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挂职单位安排,完成相关工作,在干部考察、跨县域交叉考核、防返贫监测等重点工作中不懈怠。深入金阳各个村组、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带队前往布拖、美姑、昭觉、盐源、德昌、西昌等县市开展交叉考核。另一方面以案为例提建议。在提高办文办会效率、领导班子分析研判、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有效沟通、中学生入学第一课等多个方面、多个场合根据现场情况,以案为例为当地干部提出可行化建议并付诸实施,得到当地干部认可。
不忘初心,要以立足岗位发挥自身优势为指引,不悔青春年华。作为挂职干部,我主要负责综合帮扶、日常事务及部分党建工作。一是出亮点。打造金阳县东山社区“红色议事厅”,建立“两个会议、三项制度、四支队伍”,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有效。二是做项目。实施东山社区智慧管理系统项目,开展智慧小区建设,促进小区管理智能化、便捷化、现代化。实施干部管理系统升级项目,提高干部管理和分析研判效率。开展干部双向互派,推动金阳20余名干部人才到广汉挂职。三是建机制。构建“大帮扶生态圈”,建立县域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信息互换、人才共育、项目共建、支部联建、金融共享新模式,促进综合帮扶力量整合。
在金阳工作期间,所有援彝干部都拥有多重身份,既要完成援彝使命,也要完成金阳挂职单位交办的任务,困难多、压力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和质朴的援彝精神。
 
三个坚持”延续援彝精神
 
坚持人民至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不是因为援彝,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我很难做到行万里路。两不愁三保障的全面完成,让大凉山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新建柏油马路、高速公路、跨山大桥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中居住小区、农业水利设施、医疗设备的提升让彝区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在盐源县木邦营村村史馆,馆门口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馆内展现的曾经缺水村“向天要水、向地要水、向山要水”的生活窘况形成共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脱贫攻坚的伟大决策,就无法实现各族人民全面小康的巨大成就。援彝让我深刻感受到彝区因为党的正确决策所产生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更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伟业。
坚持系统观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不是因为援彝,我很难亲眼看到金阳人民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的路上有多么努力。2021年,金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71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44元、11968元,比2016年提高55.6%、88.77%。要知道金阳县“地无三尺平、出门就是坡”,产业发展极其受限,县城0.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6万余人,疫情防控压力巨大。这一切,归功于金阳人民奋力拼搏的不懈努力,归功于金阳干部不舍昼夜的不眠不休,归功于全国各地帮扶力量的真心扶助,更归功于县委县政府推动疫情防控、产业增收、教育改革、医疗提升、移风易俗等全面工作的系统谋划。援彝有太多令人感动的场景和细节,让我看到了彝区人民的良善淳朴和与艰苦环境持续斗争的勇气,更让我明白,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局观意识,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跳出困境周期率的答案。
坚持守正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不是因为援彝,我很难亲眼看到大凉山人民在村农业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绩。在盐源县大堰沟村,发展万亩盐源苹果产业,产值1亿元;大水田村发展万亩核桃产业,产值1亿元让我感慨不已。最令我触动的莫过于德昌县大坝村探索的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办集体企业涵盖土地流转、大棚运营管理、农特产品直销连锁、生猪养殖厂等4家公司,村集体年收入已达到300万元,2022年的村民分红大会最多的一位分得7.3万元;招引国企投资15亿建设稻田产业园区、冷链物流、康养旅游民宿等村集体经济产业,牵头8个村村民共同参股“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基地的做法更拓宽了我的眼界。援彝让我看到了凉山人民的创新精神,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让我明白,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勤于思考主动作为,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推动工作更上新台阶。
 
两年前,我怀着“援彝是什么”的思索进入凉山,今日我明白,援彝不仅是完成组织重托做好帮扶工作,更是寻找初心、坚定信念、锤炼本领的珍贵舞台,它必将督促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明大德、修大智、行大道,做好勤政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民勤务兵。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