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体会:“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范文:
 
从去年开始,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减负担从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始。我们这应该是教育的大事,更是教育的幸事。
“双减”政策出台,就是要通过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能间接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但在现实中,“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家长依然十分焦虑。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教育焦虑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很可能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革紧密相关,有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一个较难克服的社会问题。但我们对焦虑情绪也不能不管不问,如果我们无所作为,焦虑感还会在各个教育参与者间“传染”,相互影响,不断蔓延,不断加码,让各种正常的教育行为逐渐变形、走样。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焦虑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是人类发展出来的对抗未知未来的一种心理机制,它具备强大的心理势能,逼着人们要未雨绸缪,积极进取,不能懒惰,要对潜在危险和不利局面作出反应和行动。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是人类发展与壮大的一大动力。
因此,焦虑情绪对教育的影响是积极正向的,还是消极负面的,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是盲目的、不理智的、屈从于各种直观感受的,焦虑就会逼着我们作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举动,不能消除未来的危机,甚至其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一、尊重科学
学习,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人生任务之一,也是当前焦虑的家长最关心的领域。但是,却很少有人关心学习行为的科学性,不去思考如何科学地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反倒是不遗余力地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增加孩子的作业数量、聚焦孩子的学习差错,以反学习的方式去让孩子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南辕北辙。
那么心理学眼中的学习是怎样的?
什么是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指一个人认知和行为上发生的越来越适应环境的改变。也就是说,你觉得孩子在经过学习和教育之后,是不是更加适应他所生存的任务环境、人际环境和自我环境了;是不是更喜欢上学和做作业了,他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他与老师、同学、家长的互动越来越顺畅了,他的心情和行为越来越积极向上了,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越来越有办法去应对了。如果不是,那就说明学习的方向是错的,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发生。所以,孩子学习得好还是不好,家长真不应该只看考试成绩。理论上来说,孩子的自然成长、反复的刻意练习、不断的错误修正、时间的不断堆积,确实可以让孩子记的单词越来越多、错题越来越少、计算越来越快,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的学习力增强了,一旦脱离这样的压力状态和生存环境,孩子就失去了在新环境中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就没有达成学习和教育的真正效果。
这也是当前教育的通病,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毕竟孩子不会一直待在学校里,不会一直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指导之下,孩子终究要走出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劳动者。所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只不过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排练和预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更多时间来深入探讨学习本质等问题。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学习呢?
一是被动攻击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关系冲突”。孩子成绩下降了,往往是关系冲突这种被动攻击方式影响的,比如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当然还有亲子关系。这也是最突出的被动攻击方式。
二是情绪劫持大脑。通俗地说就是“心情不好”。这就涉及许多心理学知识,就不细说,总之,青少年的情绪自我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差,经常陷入情绪化。而且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有时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三是内在动机降低。内生动力是孩子成长最好,心理学有一个洛萨达线。通俗地说叫“3:1”。一次批评要有三次表扬,或许说三个表扬配上一个批评,对孩子内生动力培养上有帮助。积极心理学还认为是五比一。
四是低效学习模式。那就是延长时间。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
五是深海盲行,通俗地说“知识不成体系”。
如果大家认识了这些现象,如果能稍微花点时间和心思,如能适当学习一些相关教育科学知识,相信教育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并事半功倍。
   当然,尊重科学的同时,也要遵循规律。每个孩子成长都有一般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规律。不能过于焦虑,过于着急。当然,我们又不能放任自流。所以,接下来,第二点更加重要。
 
二、注重规范
当然,这主要是指规范习惯教育。我常常对家长说:好习惯才有好未来。好的习惯是一笔终生受益享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则是一笔难以偿还的债务。在孩子教育上,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躺平、躺赢。在孩子的规范教育上、习惯养成方面毕竟严格要求。就目前来看,七年级学习,有部分孩子的习惯有待于提升。比如学习上,专注力不强,经常走神。 在家就有必要进行适当训练。比如生活上,穿着打扮上,手机使用上,时间利用上,比如暑期托管方面,大道理管小道理。零花钱、压岁钱使用上。
 
三、做好自己
“别人家的孩子”当年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为什么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当然这是典型的一种“社会比较”。其实目前许多孩子心情不好,成绩不好,往往都是亲子关系不好造成的。父母一方缺失或者逃避养育责任,另一方强势暴躁,控制欲强,与青春期叛逆期相遇,常常是“火星撞地球”,要么导致亲子反目、冷战、辍学、离家,要么导致孩子退缩、压抑、焦虑、抑郁。亲子冲突最容易导致一种结果,就是被动攻击。表面上很听话,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阳奉阴违,内心躺平。既然什么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那么好,你说怎样就怎样,我都按照你说的做,但是效果不好不要赖我。孩子用这种被动的方式攻击了父母,证明父母不尊重孩子是错误的,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我向大家提出三个小建议或者小思考:
一是鼓励表扬,为孩子找到一种超越的生命优势。 家长需要为孩子找到那个优势通道,让孩子在那个领域找到自信、成就和意义,让他的生命得以绽放,让他在群体当中活得有尊严和价值。家长的表扬与肯定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民主平等,为孩子学习提供良好的时空资源。什么叫时间资源?就是要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时间是个常量。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机会成本,在你做这件事情时,就失去了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机会。比如,孩子的作业量太大,就剥夺了他强身健体、人格完善、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的机会;课外辅导太多,就失去了自主学习、时间管理、自我探索的机会。所以,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时间都占满。孩子的年龄越大,越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由孩子自主支配。因为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本来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世界里,成功属于那些会规划和管理自己时间的人。
仕么是空间资源?就是孩子的专属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可以不受打扰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一离开这个空间,孩子就可以去娱乐、运动和休息。尤其是因为疫情而在家上网课期间,孩子应该有自己专属的学习地盘和设备,哪怕只是一张桌子、一个角落,或者一个独立的房间。要把孩子的学习空间与家庭共用空间、吃饭空间、游戏空间和休息空间区分开。就像是学校的教室一样,孩子在这个空间就应该在上课或者学习,离开这个空间就可以自由活动。不要用上课和做作业的地方玩游戏、吃东西或者睡觉。因为一且孩子开始在上网课和做作业的空间开始玩手机或者吃零食,那就不再是学习专属的地方了。开小差就变成常有的事儿了,你可以玩手机,也可以吃零食,但是必须离开学习空间。甚至,孩子在上网课时也应该是穿校服或者穿正式服装的,这是个仪式化行为,是一种身份提醒,因为一旦孩子可以穿睡衣上课,那就可以在课堂上睡觉了。     
三是直面困难,与孩子一起共同面对困难的挑战。作为家长,就应该为孩子提供安全感,要为孩子扛点什么。遇到问题,我们家长要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稳定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家教。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