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商业金融史读书班阶段总结

范文:
 
        2022年4月23日至7月6日,宋史研究中心商业金融史读书班筹备组织了一系列经典著作选读活动,前后共举行十次。此系列读书班的主题是学习掌握中国经济史基本理论与方法,有助于硕、博士研究生开阔视野,增强理论学习,构建新的阅读体系,也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拓宽道路。
 
        此系列的读书班由刘教授倡议发起,参与者主要为2021级硕、博士研究生。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阅读的经典著作书目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及其增补、约翰·希斯克《经济史理论》、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反杜林论》、漆侠《王安石变法》和亨利·威廉·斯皮尔伯格《经济思想的成长》等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史学著作。
 
1
 
一、读书班阅读经典著作的学习特点
 
        此次读书班的学习主题,主要是学习掌握经济史基本理论,以经济史为主线,同时贯通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在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下,广泛阅读各类著作。就近十次读书活动而言,阅读书目非常可观,选择的经典著作存在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对经济思想和经济史的高度关注。漆侠先生曾经说过,“研究一个时代的政治,必须首先关注一个时代的经济,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一致的、上下贯通的。”作为经济史类型的读书班,首先要关注前辈学者对于经济史研究的经典案例,从中汲取营养,更好地理解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在读书班活动中,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吴承明、许涤新两位先生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众所周知,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是上个世纪历史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前辈学人留下了众多的研究著述,而吴承明、许涤新两位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就是这一问题研究的集大成者,参与编写工作的除了吴承明、许涤新两位先生外,还有方行、石奇等多位学界前辈,这本书不但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为什么资本未能在中国发达起来”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术界对中国手工业、农业、货币金融、商业、商人、商业资本、市场等,还有经济政策、经济思想的研究,即使今天也能够给我们诸多启示。经典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可以对为学习、研究经济史提供极大帮助。
 
        第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研究历史的指导思想。漆侠先生在《历史研究法》中也提到,“历史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算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也不一定就会研究历史,但是如果说简单的话就是多读书多掌握资料,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刘秋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包括《资本论》第三卷及其增补、《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反杜林论》。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魅力,直到今天依然烨烨生辉,我们在阅读时就经常被马克思、恩格斯的精彩论述所倾倒。比如在阅读《资本论》第3卷及其增补中,马克思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以及马克思对于地租理论的精彩解释,“依托土地权力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而产业地租和商业地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这种精彩的总结就令人过目不忘;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的科学巨著之一,它是马克思对之前哲学思想的一次清算,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哲学的批判,彰显了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进而明确的指出,必须从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对我们把握研究历史与关注现实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 ,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中,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又不能固步自封,心存门户之见,风物长宜放眼量,转益多师是我师。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思想、新材料层出不穷,过去的思想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面对越来越融为一体的世界,如何整合新旧思想,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所以经济史的学习更要有宽广的视野,不仅要学习中国的经济史著作,更需要阅读西方经济史学的著作,从中汲取营养。比如2021级经济史读书班阅读的《经济史理论》和《经济思想的成长》两本西方经济学著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在阅读这两本经济史著作,梳理西方经济史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推动了每个人对经济史思想的深入认知,相对整合了之前头脑中分散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大致演变和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头脑中重新构筑了一个知识体系,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指导。
 
2

 
二、读书班的形式、流程与特点
 
        读书班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读书活动。活动的形式、流程是以2021级硕士研究生为主讲人,以每次读书班阅读的经典著作为中心,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谈一谈自己解读、概括与总结,并由其他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看法,并进行讨论,然后再与参与读书班的博士研究生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发散开来,与主讲人展开对话和讨论,最后由刘秋根教授进行点评和深化。
 
        这种活动流程,最大的特点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大大地增加了对所读内容的感知度。主讲人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基于自身理解,对经典著作进行再次解构,这就充分发挥了主动性,不仅仅是“阅读”,更重要的是“理解”、“解构”并最终“消化”, 从而发挥读书班的最大作用。
 
        读书班的活动流程有多次探索。一开始是由多位同学对同一本书进行不同方向的论述,但这样的形式过于散漫,缺乏重点,容易出现偏差,而且范围太广,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所以,从第3次读书班开始,我们改变了读书班的活动流程,将阅读的内容交给6位同学进行分工合作,分配内容进行阅读,这样的安排使得主讲人既要略读整本著作,又需要精读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部分章节,从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会,以达到有所突出的目的。
 
        当然,活动流程更重要的部分在于讨论,针对主讲人介绍的内容,所有参与读书班的成员,都可以对阅读的部分提出问题和看法,进行讨论,交换思想,这就是读书班的一大目的。不同的阅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又进一步引发我们的深度思考,从而进一步解构阅读得来的知识,为己所用。这就考验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从这个读书活动中得到启发,进一步加深了对经典著作的感知,并且与更深刻、更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从中体会更深刻的含义。
 
        最后刘老师的点评和博士师兄们的参与,又能够大大的提高硕士研究生对阅读体会的理解,增长我们的见识,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对我们进行一些指导,启发我们深入思考。
 
3
 
三、读书班的问题、不足和改进意见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为了读书班越办越有效率,师生们通过多次讨论、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比如,读书班在阅读的过程中,只通过主讲人的讲述,很难把阅读的体会完整地体现出来,应该形成文字讲稿和PPT演示文稿。再如,分工合作的形式,虽然便于精读,但精读的部分往往会成为主讲人的重点,而忽视对其他章节的阅读。再者,在读书班活动中缺乏对同类作品的阅读,没有比较,难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形成体系。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读书班活动在下一步应该不断地改进,比如说通过反复的总结和对比阅读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以往读书班要坚持总结,并且通过广泛的阅读增加其他的著作来进行补充,从一个知识点扩展到对一个问题一个方向的研究,从而大大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了解。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的进行广泛阅读与深入思考,形成阅读与思考的良性循环,从中去汲取精神财富,形成自己的收获。所以说读书班应该以每次所选的经典著作为主题阅读,以经典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经典,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应该辅以广泛的进行拓展,深刻的思考,更加积极进行交流看法,提出问题,进行思想的激烈碰撞,才能够让读书班活动变得更好,从而大大的加深我们的感知。
 
        从更深一些的层面来说,问题意识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不可少的技能,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能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这对于我们非常重要,是否能够掌握阅读,是否能够对基于现实和理论的问题深入思考,是否能从其中得到启发,这是要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同时还需要加强合作,多方考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结合现实,讨论总结,一步步地改进,让读书班越办越好!

妙高文案  专业化代写机构  一站式原创服务

为客户奋笔疾书 用文字创造价值

约稿电话/微信:18632160975

QQ:1392146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妙高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